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本站首页 | 部门概况 | 政策制度 | 质量标准 | 教学质量监控 | 教学质量评价 | 质量报告 | 工作简报 | 党建工作 | 他山之石 | 下载专区
现在是: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站内检索  
111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督导视角>>正文
 
如何把学生的心留在课堂
2015-11-03 13:10   审核人:
如何把学生的心留在课堂
 
所谓把学生的心留在课堂,是指我们不能光靠行政手段强制学生待在教室,而要靠老师的教学魅力吸引学生,让他们乐意留在课堂,乐于在课堂上享受学习的乐趣。就是说,要让学生觉得听这个课是有收获的,是有意义的,是有价值的。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因为我在听课中发现,在一些课堂上,有部分的学生,甚至是相当部分的学生,他们听课的精神状态是低迷的。他们的桌上虽然放着教材,但他们的眼神既不在教材,也不与老师呼应。他们虽然人在教室,心却早已飞向了爪哇国。这就是我想说的,我们的教学没能把学生的心留在课堂。
每当看到这种现象,我就会痛惜在这课堂上流逝的青春时光和年轻的生命。于是我想到了老师的责任。
一堂40分钟的课,主导者是老师。如果将一堂课比喻为一场师生共同演出的戏,老师便是其中的编剧,也是其中的导演。能不能有效地调动起学习主体的积极性,编剧、导演的责任至为关键。
比如说备课吧,这是决定一堂课成败的关键。但我感觉,有的老师对备课极其马虎,这首先体现为没有吃透教材。大学课堂的教材,虽然在学生手头只有一本,但老师备课的参考书却应该多样。老师只有较全面地把握了该学科的经典著作,以及学术界最新的前沿成果,才能对教材有深透、简洁、准确的把握。所谓深透,是指老师对教材有深入、深刻的理解。所谓简洁,是指老师对教材的各局部与整体结构有正确的概括和整合。所谓准确,是指老师对概念表述的正确和精确。在这样的基础上,老师要依据课时和教学目标,深入思考“什么内容最有价值”,以决定对教学内容进行量的压缩和质的精选。这个问题的解决,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内涵与品质。但我们有些老师却没能做到这一步。他们或是把教材的内容照搬到PPT,然后对着PPT照本宣科;或是缺乏每堂课的具体目标,整个教学主线不清,重点不明;甚至把多少年的陈年旧货照搬出来,没有新的补充,没有新的思考,以致下一页是什么内容也一时想不起。这样的备课,老师的教必然味同嚼蜡,学生的学也必然是茫然无措,更不要提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了。
我们老师在备课中还有一个缺陷,就是没有“备”学生,没有认真思考大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学习需要。所谓知识积累,既包括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也包括他们对经济形势、金融形势的了解程度。所谓学习需要,不仅包括大学生对该课程应该掌握的独特的、其它课程所不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包括他们通过课程学习所需要获得的智慧的启迪、心灵的润泽、精神的熏陶和人性的升华。如果我们老师的备课能够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结点,能够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这样的教学就能直接撞击学生的心灵和求知欲望。但我们有的老师却忽略了这一思考。他们只是想当然地以自己的眼光去评判学生的水平,或是过高地估计学生的水平,在教学中忽视对学生必要的引导;或是过低地估计了学生的水平,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重复唠叨。这都极大地消解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我们还要注意,我们不能片面地强调课堂教学要为就业做准备这句话,这样会导致我们只关注大学生未来的需要而唯独不关心学生现在的需要,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体会不到一种现实乐趣,其参与课堂教学的主体性就会减弱。
除此之外,我们备课还要注意教学环节的设计。怎样导入新课,怎样提出问题,怎样运用案例,怎样讲解概念,怎样设计练习,都需要精心策划,合理布局。每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可以不同,教学风格可以多元,但都需要依据知识的科学性和大学生学习心理去对课堂各种信息作综合把握。课堂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堂课都是对老师教学智慧的挑战。教师与学生的心态,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处在变动之中,这就要求老师依据每次课堂教学特点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但我们在课堂上常常见到的是老师千篇一律的教学行为,统一僵化的教学策略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模式。例如案例的运用与概念的讲解并没有内在的联系,各教学环节之间缺乏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没有主线,没有重点;例如老师的提问,所设计的问题完全能在教材,甚至在PPT中就能找到;例如老师的语言,平缓单调,甚至不顾学生感受,自说自话。这样的教学当然不能把学生的心留在课堂。
老师是很辛苦的。他的辛苦主要体现在他的专业能力是一般人不可取代的。他的辛苦主要体现在他不仅能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他能培养人。学生期望从课堂上所得到的收获,是思维的乐趣,是学习欲望的增强,是学习技能的掌握,是对课程的喜好。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要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老师的教学,不能让学生仅停留在“知之”的层面,而是要将学生引向“好之”并激发其“乐之”。这就是我们要把学生的心留在课堂的缘故。
教学督导专家 王建军

上一条:教学督导室开展期末考试试卷质量检查
下一条: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督查情况分析报告
关闭窗口

广东金融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迎福路527号 邮政编码:510521